从“三高”“四高”到“五高”
随着大众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,健康查体逐渐普及,纷纷开展了健康体检,检查项目繁多,像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是老百姓所熟识,常见的慢性疾病指标,被简称为“三高”。它们是现代社会派生出的“富贵病”,可单独存在,也可相互关联。在这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,您大概也知道什么是“四高”。“高尿酸血症”是与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密切相关,被称为“第四高”。然而,近年来,有一项指标,平时体检时不起眼,但是它很重要,它的升高后会大大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,它的名字有点拗口——同型半胱氨酸(Hcy);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称为“第五高”。
为什么要筛查这项指标?
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血管,它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,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,二者导致的损伤会阻塞血流通路;同型半胱氨酸还会破坏正常凝血机制,增加血栓形成,从而引起心脏病及中风的风险。研究发现,同型半胱氨酸升高,与冠心病、中风、糖尿病、抑郁症、老年性痴呆、癌症、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有关!
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?
同型半胱氨酸(homocysteine,Hcy)是一种含硫氨基酸,为蛋氨酸代谢过程中重要中间产物。正常情况下,体内同型半胱氨酸能被分解代谢,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。
同型半胱氨酸的危险分级
(1)诊断:Hcy ≥ 10 μmol/L 称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,根据 Hcy 水平可进行分层。
(2)分层:
(3)注意:许多实验将 Hcy 的参考水平设定为 5 ~ 15 μmol/L,但实际上,Hcy >10 μmol/L 就为临床异常值。《H 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》亦是将高 Hcy 血症的诊断标准定为 10 μmol/L,并且推荐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该检测 Hcy 水平。
这些因素会影响同型半胱氨酸
1.遗传因素
对决定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起主要作用,与MTHFR基因变异有关,该基因变异将使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限速酶活性降低,从而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升高。
2.年龄与性别
同型半胱氨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,男性大于女性,女性在绝经前水平较低,绝经后显著升高。
3.肾功能
肾功能是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常见因素,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肾衰阶段会升高,随着病情加重而明显,可达25~50 微摩/升。
4.药物和其他因素
二甲双胍、降压药物、抗癫痫药物、甲氨蝶呤等药物会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。此外,动物性蛋白摄入量过多、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缺乏、亚健康状态、精神压力过高、缺乏体力活动、过量吸烟与饮用咖啡等,也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。
切记!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好处多多,现将其主要好处例举如下:
1.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风险
大量研究表明,血浆同型半胱氨酸(Hcy)水平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,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呈正相关,Hcy每升高5个单位,脑卒中增加59%,而Hcy每降低3个单位,可降低脑卒中风险约24%。
2.有效降低心脏病患病风险
研究发现,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增加5个单位,HTNFR基因变异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就上升42%,患中风的可能性就上升65%,MTHFR基因正常的人,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上升32%,患中风的可能性上升59%。
研究者的结论是,“高度显著性的结果表明,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之间呈因果关系。”也就是说,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不只是和患心脏病有关联,而且它还是诱发心脏病的原因之一。
由此可见,如果降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,也就去除了心脏病的诱因,从而降低了患病风险。
3.有效降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
采用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饮食,并服用营养补充剂,可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。
对于糖尿病患者,这种措施也能帮助你控制病情,并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。
4.把患癌症的可能性降低1/3
一些癌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很明显,如皮肤癌、结肠癌、血癌和乳腺癌。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把患癌症的风险降低1/3。
5.将早老性痴呆症患病风险降低
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的一篇研究报告称,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高的老人,患早老性痴呆症的可能性几乎加倍。
日本东北大学的松俊文博士等为153位老人做了脑扫描,并检测了他们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,结果十分明显,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,脑损伤越严重。
6.为出生一个健康宝宝保驾护航
现今社会的育龄青年处于亚健康状况者不在少数,这部分人群往往在分娩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扰。一项研究发现,近6000名妇女中,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的人,更有可能遇到妊娠期问题,或生育有先天缺陷的孩子。如果你准妈妈发现自己的这项指标过高,应该争取在妊娠3个月以前补充叶酸、维生素B12、维生素B6以及TMG(三甲基甘氨酸)等营养素,力争将同型半胱氨酸降至6个单位以下,为出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保驾护航。
如何降低指标
1.低盐低脂饮食,少吃方便面、火腿、咸菜、含辣椒酱、豆瓣酱等加工食品,少吃肥肉;少饮浓茶和咖啡,控制饮酒。
2.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2、B6、B12、叶酸、锌及镁的食物,如糙米、燕麦、小米、鲜玉米、大豆类、小白菜、菠菜、莴苣、猕猴桃、香蕉、坚果类、鱼类、奶酪、纳豆等。
3.多进食鳕鱼、带鱼、三文鱼、沙丁鱼、山核桃、胡桃、亚麻籽、亚麻油、紫苏油、火麻油等。
4.药物治疗,在调整饮食的同时,可适当选择服用叶酸、维生素B6、维生素B12单方或复方制剂、甜菜碱等药物,不过具体的剂量应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。
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即删。
(供稿/刘春钢)